查看原文
其他

讨论课:我们与恶的距离(杜课877期)

杜骏飞等 杜课 2020-01-25

全文共 1534 字,阅读大约需要 5 分钟


讨论课:我们与恶的距离


近日,豆瓣评分高达9.4分的台剧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观看热潮。剧情以真实恶性随机杀人案为题材,为我们再现了分别以受害者、施害者和辩护律师为中心的三个家庭的挣扎。


这部剧通过对舆论暴力、媒体片面报道、精神疾病患者污名化、人情冷漠等现象的刻画,使得人性的“善”与“恶”不再非黑即白,而成为一道光谱的两端。

 

1961年,德国哲学家汉娜·阿伦特提出了“平庸之恶”(Banality of Evil)的概念,即因无思想、无判断、盲目服从权威而犯下的罪恶,“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西”。这就是恶的“平庸”。这一概念警醒世人,去除“恶”的神秘感之后,这样的“恶”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。


思考题:


1、《三字经》说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它认为一种“恶”是后天形成的观念。你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本质?

 

2、什么是好人,什么是坏人,有标准答案吗?你有自己的答案吗?

 

3、有光明的地方,就必定会有阴影,人也是如此。人应该如何面对内心的恶意?

 

4、为何媒体与大众在对罪恶之人加以斥责的时候,又会滋生新的罪恶?


5、你如何看待汉娜·阿伦特提出的“平庸之恶”?


6、有人说善才是有深度的,是本质的,你同意吗?


因为这部电视剧,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,但是这些问题却不限于电视剧本身,杜课希望听听大家的声音。



相关评论


1、当我们面临恶行时,本能地把自己与恶人对立起来,却不自觉地在追杀无辜者的过程中堕入了另一种恶。以同理心来推断一下,那些被认为是丧尽天良的凶手,并非天生就自带嗜血本性,他们与恶的距离,同我们与恶的距离,可能真的相差无几。

 

当有人行恶时,我们穷尽全力地声讨他,可是恶人死了,恶行却依然在社会中横行。“人性这根曲木,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”,我们就在弯弯曲曲的善恶光谱中彳亍,但我们需要凝视黑暗的深渊,看到阴暗的一头,躲过善恶不分的愚昧,才能与恶维持着安全的距离。

 

——《知著网》:这部豆瓣9.3的台剧,可能已经锁定了今年华语最佳

 

2、加害者家属与受害者家属该不该相互体谅与和解?

 

前者永远摆脱不了血缘事实,后者永远无法释怀原谅。这里没有好人坏人,只有活生生的,脆弱又真实的人;这里也无关对错,只是不同立场的人在世间的挣扎。

 

好与坏,善与恶,没那么泾渭分明。当我们学会从更多视角来了解社会现实,我们才更有可能看清楚,到底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。

 

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,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。

 

——《HauteLife火星研究基地》:豆瓣9.4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:众生有病,希望又在哪里?

 


3、人们对于恶的认识还是那么简单。他们似乎把恶当作了某种镌刻在基因里、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,只要某个人犯罪了,他们的亲属就都难逃干系,或者这一家人都是危险分子。这种对“恶”的粗暴划分,其实是他们用刻板印象来解决自己的认知失调,用贴标签来简化个人的思考。

 

这部剧的编剧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有点失望大家纠结于死刑与否、新闻伦理、精神病被污名化等具体议题,而忽视这部剧本身带来的思考。她更喜欢这部剧的英文名The World Between Us,她希望我们能够抛下所有的标签重新认识所谓的“恶”,思考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。

 

——《KnowYourself》:停止幻想,就可以不再失望|贾静雯: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

 

4、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?这不是一道是非对错的选择题。相反,当社会急于把善恶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极,在这场舆论狂欢中,为了证明自己站在恶的对立面,在以污名化的手段为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群迅速贴上归类标签之时,人人都是刽子手。

 

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难得的一点在于,宋乔安和她的同事告诉我们,尽责的媒体报道的是动机,是犯罪者为何走到今天这步,是复杂而模糊的事实的另一个面向,它可能没有迎合群情激昂的愤怒,或者与大众期望值存在落差,但这种不带温度的真相中才有着面对恶的勇气与解除恶的路径。

 

——《界面文化》:在人人皆“法官”的年代,我们与恶愈行愈近

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杜课小助手(微信号:dukexzs)加入《杜课》粉丝群.


感谢阅读本期《杜课》,下期再见


往期推荐



人物:读耀邦 | 沈巍林清玄说一纸读遍梁任公 | 夜访马克· 吐温 读费孝通


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|除夕寄语


文字:批评课永和九年的这一天七碗茶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永恒回归 | 女生残酷物语 | 女生箴言 


关注激辩圣母院 再谈996 告密、赏樱及其他 与黑洞无关夸夸群响水之问


音频: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 


元能力养成:敬畏反思宽容自尊




鸣谢:

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

本文为《杜课》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

编辑 | 许艳艳

责编|江珊 王之涵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